品德比能力重要的名句
品德,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品德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品德,人将残缺不全。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它将会给团队与社会创造出无数的价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将时刻有可能会成为组织与社会前进的羁绊。
有许多人才济济的单位,也面临着动力不足、内耗严重乃至惨遭淘汰的结局。究其原因,员工品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乏忠诚、敬业、服从、合作的团队,往往更容易迷失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损公肥私的争斗中。众多的单位领导都认定: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上品,而人品不合格的人就是危险品。
没有人会愿意重用一个成绩合格但品德有问题的危险人物。一个人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他也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候给组织带来伤害,并且,能力越大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其实决定着整个组织与个人的方向与前途。提高、锤炼员工的品德素养已成为当前各类单位、组织的重要使命。
品德,是一个人真正的最高学历。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品德过硬的人却是鲜见,每个组织都在真正急需并努力寻找这样的人。品德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品德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品德欠佳的员工。好品德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听上去好正确,排比句用的好有气势。此鸡汤被大量的企业内训和以陈安之为代表的培训机构推而广之,总之就是: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人品第一才能第二,有的把汤熬的更浓一点叫“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很多老板和领导者听起来很受用。
然并卵,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见哪家企业奉行“忠诚(人品)第一论”而使企业蓬勃向上,反倒因此鸡飞狗跳的很多。
再浓的鸡汤也禁不起推敲,接下来一把一把撕给你看。
首要的问题是,该鸡汤把“能力”跟“人品”两个因素给孤立化,甚至是对立化。事实上,二者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
没有谁的才能是凭空而来的,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更大的可能具有一些优秀品质,比如更加勤奋、更加自律、更加有上进心。
同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在社会上摸爬滚打N多年,却在针对自己岗位的能力上一无所长,其人品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懒惰、混事、放纵等负面品质的相关性是极大的。
一个侧面证据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犯罪率,不管是国内的数据还是国外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古人讲“千金之子,不死于市”;雨果他老人家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诚然,受教育水平不代表能力,犯罪不代表人品低,但二者相关性是极高的。
最为关键因素则是,有才能的人更倾向于与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的“价值交换”,“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就没必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了。而没有才能的人要追求更多价值,“表忠心、欺上瞒下、谄媚”等手段,要比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容易的多,这是一种“人格交换”。考试作弊的,一定是学渣多,而学霸少。
同理,有才能的人“作恶”成本高,而没才能的“作恶”成本低。一个有才能的人作恶被发现,其才能的价值兑现将大打折扣,而才能低的人风险则小的多。
很多大的企业在重用人才的时候非常关注品德,认为品德大于能力。如果一个人品德不行,能力越大,对公司带来的伤害越大。能力和品德哪一个更重要?这两种观点颠覆了我的认知,受益匪浅!
【1】人都会犯错,我们不能把赌注下在品德上
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同样一个人,如果他在一个制度漏洞百出的企业里面任职,就会产生腐败,贪污等一些不良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如果他在一个正规的公司任职,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他就不敢贸然行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是懒惰的。这个自私、贪婪、懒惰的人,就是管理面对的人。他不是一个道德人,所以我们不能用道德下赌注。不是员工容易犯错,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有漏洞,让他们有机会犯错。
【2】选人、提拔人的时候,要以品德为先
对于品德与才干这个问题的选择,在两种情况下必须强调以德为先。第一种情况是招聘人员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考虑这个人的品德,关注他的价值取向,才能不是优先考量的条件。第二种情况是提拔人员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首先考量他的品德,因为这个时候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带领大家走在正确的路上。但是,很多企业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在招聘的时候很少考量这个人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学历,工作经验,个人能力。在选拔一个人的时候也很少关心他的品德,更多的是关心他过去的业绩,管理经验和经历。在日常考核和管理中,我们要关注人的才干,能力占的比例更大一些,品德考核少一些。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听上去好正确,排比句用的好有气势。此鸡汤被大量的企业内训和以陈安之为代表的培训机构推而广之,总之就是:忠诚比能力更重要,人品第一才能第二,有的把汤熬的更浓一点叫“人品第一态度第二能力第三”。很多老板和领导者听起来很受用。
然并卵,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见哪家企业奉行“忠诚(人品)第一论”而使企业蓬勃向上,反倒因此鸡飞狗跳的很多。
再浓的鸡汤也禁不起推敲,接下来一把一把撕给你看。
首要的问题是,该鸡汤把“能力”跟“人品”两个因素给孤立化,甚至是对立化。事实上,二者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
没有谁的才能是凭空而来的,一个有才能的人有更大的可能具有一些优秀品质,比如更加勤奋、更加自律、更加有上进心。
同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在社会上摸爬滚打N多年,却在针对自己岗位的能力上一无所长,其人品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懒惰、混事、放纵等负面品质的相关性是极大的。
一个侧面证据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犯罪率,不管是国内的数据还是国外的数据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古人讲“千金之子,不死于市”;雨果他老人家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所监狱!”诚然,受教育水平不代表能力,犯罪不代表人品低,但二者相关性是极高的。
最为关键因素则是,有才能的人更倾向于与企业之间进行公平的“价值交换”,“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就没必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了。而没有才能的人要追求更多价值,“表忠心、欺上瞒下、谄媚”等手段,要比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容易的多,这是一种“人格交换”。考试作弊的,一定是学渣多,而学霸少。
同理,有才能的人“作恶”成本高,而没才能的“作恶”成本低。一个有才能的人作恶被发现,其才能的价值兑现将大打折扣,而才能低的人风险则小的多。
民无信不立,知耻而后勇。“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