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英文翻译 中国电影英文翻译现状
一、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集团关系?
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
二、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12月28日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与国粹京剧相结合,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该片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段。
三、中国电影金鹰奖?
中国电视金鹰奖(China TV Golden Eagle Award)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电视奖项。创办于1983年。与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并称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
金鹰奖是以专家评审、中国视协会员、观众投票相结合评选产生的常设全国性电视艺术大奖,前身为“《大众电视》金鹰奖”。1998年,第16届开始改名为“中国电视金鹰奖”。2000年,第18届开始升级为“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并落户湖南长沙。
2005年起,金鹰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行颁奖典礼。
四、中国电影女星?
2005年《大众电影》杂志评选出中国电影百年影史十大女影星,评选结果依次是:阮玲玉、胡蝶、周璇、白杨、上官云珠、秦怡、林青霞、刘晓庆、 张曼玉、巩俐,她们的电影作品深深的影响了不同时代的电影观众,她们的个人魅力以及她们所饰演过的那些角色, 成为中国电影史缩影的重要部分之一。
1.阮玲玉
阮玲玉(1910-1935),祖籍广东香山县,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挂名的夫妻》(1927)、《故都春梦》(1930)、《野草闲花》(1930)、《恋爱与义务》(1931)、《一剪梅》(1931)、《桃花泣血记》(1931)、《小玩意》(1933)、《再会吧,上海》(1934)、《香雪海》(1934)、《神女》(1934)、《新女性》(1934)。
2.胡蝶
胡蝶(1908-1989),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秋扇怨》(1925)、《白云塔》(1928)、《火烧红莲寺》(1928)、《歌女红牡丹》(1930)、《啼笑因缘》(1932)、《自由之花》(1932)、《狂流》(1933)、《女儿经》(1934)、《姊妹花》(1934)、《夜来香》(1935)、《孔雀东南飞》(1941)、《锦绣天堂》(1949)、《苦儿流浪记》(1960)、《后门》(1960)。
3.周璇
周璇(1920-1957),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内地影星、歌星。
代表作:《马路天使》(1937)、《孟姜女》(1939)、《董小宛》(1939)、《天涯歌女》(1940)、《西厢记》(1940)、《红楼梦》(1944)、《长相思》(1947)、《夜店》(1947)、《歌女之歌》(1948)、《清宫秘史》(1948)、《彩虹曲》(1949)。
4.白杨
白杨(1920-1996),祖籍湖南,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十字街头》(1937)、《四千金》(1937)、《中华儿女》(1939)、《青年中国》(1940)、《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为了和平》(1956)、《祝福》(1956)、《冬梅》(1960)、电视剧《洒向人间都是爱》(1989)。
5.上官云珠
上官云珠(1920-1968),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国色天香》(1941)、《天堂春梦》(1947)、《太太万岁》(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万家灯火》(1948) 、《乌鸦与麻雀》(1949)、《希望在人间》(1949)、《纺花曲》(1952)、《南岛风云》(1955)、《情长谊深》(1957)、《早春二月》(1963)、《枯木逢春》(1961)、《舞台姐妹》(1965)。
6.秦怡
秦怡(1922-),祖籍江苏省高邮市,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忠义之家》(1946)、《遥远的爱》(1948)、《失去的爱情》(1949)、《母亲》(1949)、《铁道游击队》(1956)、《马兰花开》(1956)、《女篮5号》(1957)、《青春之歌》(1959)、《海外赤子》(1979)、电视剧《上海屋檐下》 (1982)、《雷雨》(1984)、《我坚强的小船》(2008)。
7.林青霞
林青霞(1954-),祖籍山东莱阳,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影星。
代表作:《窗外》(1973)、《云飘飘》(1974)、《云河》(1974)、《八百壮士》(1976)、《我是一片云》(1977)、《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新蜀山剑侠》(1983)、《警察故事》(1985)、《刀马旦》(1986)、《滚滚红尘》(1990)、《新龙门客栈》(1992)、《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1992)、《白发魔女传》(1993)。
8.刘晓庆
刘晓庆(1955-),出生于重庆涪陵,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南海长城》(1976)、《小花》(1979)、《瞧这一家子》(1979)、《神秘的大佛》(1980)、《原野》(1981)、《芙蓉镇》(1987)、《春桃》(1988)、《大太监李莲英》(1991)、电视剧《武则天》(1995)、电视剧《火凤凰》(2001)。
9.张曼玉
张曼玉(1964-),祖籍上海,出生于香港,中国香港影星。
代表作:《警察故事》(1985)、《玫瑰的故事》(1986)、《旺角卡门》(1988)、《人在纽约》(1989)、《不脱袜的人》(1989)、《阿飞正传》(1990)、《阮玲玉》(1991)、《新龙门客栈》(1992)、《青蛇》(1993)、《甜蜜蜜》(1996)、《宋家皇朝》(1997)、《花样年华》(2000)、《英雄》(2002)。
10.巩俐
巩俐(1965-),祖籍山东济南,出生于辽宁沈阳,中国内地影星。
代表作:《红高粱》(1988)、《代号美洲豹》(1989)、《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霸王别姬》(1993)、《唐伯虎点秋香》(1993)、《活着》(199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漂亮妈妈》(2000)、《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2016)。
五、中国电影奖含金量?
1、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Huabiao Film Awards),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主办的电影奖项。正式设立于1994年,是中国电影界的政府奖。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
2、金马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62年。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为“华语电影三大奖”。
3、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Golden Rooster Award)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1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
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电影三大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六、中国电影三巨头?
1、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2、英皇娱乐集团
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团的一家下属子公司。英皇集团成立于1942年,从一间钟表零售店铺,发展成为涉足地产、酒店、金融、娱乐、电影、出版印刷、饮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团。集团在香港拥有六家上市公司。 3、天娱传媒
天娱传媒成立于2004年,依托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优势资源,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为中国12-35岁的年轻消费群体提供偶像艺人、唱片及演唱会、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图书等优质娱乐内容及衍生产品。
七、中国电影引进条件?
国内实施一家引进两家发行策略。
大陆唯一拥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两家公司:
1.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简称中影)
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旗下中影进出口分公司主要承担此业务。
2. 华夏电影发行责任有限公司(简称华夏)
进口片没有什么特别条件,毕竟只有中影才有进口权。只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觉得这不错就引进了。
进口片:出品公司票房税后25%,(其他国家为35%,可见中国文化保护是积极的)。
2012年起中美协议再加14部美片(其14片必须是IMAX与3D形式)共34部进口片,其中28部美片,当然,这只是分账片,不包含批片。
八、中国电影服饰特点?
王家卫电影服装造型的审美意蕴
在王家卫电影中,服装造型是人物塑造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表意功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深厚的审美内蕴。首先,服装造型具有色彩美。王家卫电影按照美学原理搭配服饰,使服装造型成了电影中的闪光点。
不同人物穿着的服装各异,既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鲜亮的色彩,使服装造型更具装饰性和个性,引导观众自觉地进入电影情境之中。在电影《重庆森林》中,大雨倾盆而下、灯光交相辉映、色彩强烈碰撞交融,组成了缤纷瑰丽、节奏舒缓的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下,王家卫用极其敏锐的美学理念编织故事,勾勒出一个个富有质感的画面。
其中有身着蜡笔绿色裙子的女孩,有穿着黑色高跟鞋的女性,有套着蓝色心形T恤的孤独女服务生……导演对服装的选择极具把握能力,以不同色彩的简单衣饰体现着人物的身份与地位,暗示着人物的性格与心境。服装与人物互文,既体现出人物被都市生活浸染的外在绚烂,又透过这些鲜亮的颜色反衬出喧嚣城市背景下人物的孤独感。
九、中国电影电视泰斗?
李少白 , 1951年底李少白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谈苏联影片〈起死回生〉》,从这时开始,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影评文章,撰写了大量关于《罗马11时》、《马路天使》、《起死回生》等国内外影片的评论文章。1958年,他在中国电影协会电影史研究室,参加了由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的编写工作,于1963年问世,影响深远。此后,李少白着意于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研究。1978年后,其文章《谈影片故事性》、《论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与著作《影心探赜》、《影史榷略》等均有很大反响。2006年7月主编了《中国电影史》,梳理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
马精武,现年80岁,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一辈子从事电影表演工作,曾在多部电影中扮演角色,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在电影《金光大道》中扮演生产队长张金发。长期从事电影表演教学,其弟子众多,1995年退休,现属于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
谢飞是中国内地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196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火娃》,正式开启他的导演生涯。其作品《本命年》曾获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个人成就“银熊奖”,《香魂女》获得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教半个世纪以来,谢飞培养了大量的优秀电影专业人才。
十、中国电影美学作者?
《中国电影美学》作者:林年同
作者以其对中国电影的热爱真知,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忻慕憧憬,对中国现代历史的感切关怀,汇集出《中国电影美学》一书。
本书标举中国电影的两大美学观念,以古证今,强调中国电影代表作中的民族特色本土属性,对中国电影的研究和理解,极富启发。书内所收理论文章颇受国际学界重视,有英、法、德、义等文字译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