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台词 > 正文内容

《春娇救志明》和《春娇与志明》电影有什么关系?

2024-08-19 16:49:13经典台词1

《春娇救志明》是“志明与春娇”系列的第三部。时隔数年,余文乐、杨千嬅的大御姐与大男孩组合重回银幕,给热爱这个系列的观众带来不少兴奋与期待。

《春娇救志明》和《春娇与志明》电影有什么关系?

这个系列电影的名字源于摇滚乐团五月天的一首闽南语歌曲《志明与春娇》。有趣的是,与歌曲宣泄悲伤的意旨不同,三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香港饮食男女的情喜剧。

第一部当中,香港禁烟力度加大,烟民只能在指定场所“聚众煲烟”,志明和春娇两个“烟友”因此相识。短短几天里,两人暗生情愫,上演了一段互相试探的对手戏,继而互生欢喜。第二部,日久情淡的志明远赴北京发展,两人默契分手,却是念念不忘。在分别经历了一段和他人的感情后,两人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如今的第三部,已是七年以后,这当是这对饮食男女的“七年之痒”了。一个小成本爱情电影,其中不乏谐谑和“低俗”内容,何以如此历久仍有相当的粉丝与好评?这要从“三部曲”的魔力说起。

“三部曲”是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拿手好戏,超级英雄必三部曲似已成惯例。而理查德·林克莱特以三部小成本文艺爱情片:《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的“爱在”系列让观众惊呼,原来爱情题材也可以拍三部曲。从1995年拍到2013年,林克莱特的“爱在”至今被影迷奉为爱情电影的圭臬。

时隔六年推出的这部《春娇救志明》,对于许多粉丝而言,是中国版“爱在”的梦想实现——确实,二者也颇多相似之处。

同为爱情故事,两者的系列影片之间都有相隔长达数年的时间跨度。其中的爱情,也都非跌宕起伏的宏大叙事,只是两个人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同属不以情节见长的“情绪电影”。

然而那些鸡毛蒜皮与琐屑龃龉,所表现的却正是抵达观众个人生活经历的事与物。这形成了一种影片的“伏贴”。这种伏贴,走到极细腻之处,使得两者具有了某种一致的魅力,用《春娇救志明》宣传文案上的话说就是:每个人在影片两位主人公的身上,都能找得到自己的影子。

然而,与“爱在”系列不同的是,“志明与春娇”系列抛弃了文艺的表达和直陈精神与灵魂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向。它表现出来的,是百分百的市井气息。

在“爱在”中,主人公在旅行的火车上相遇。剧情的推进基本依靠两人间的对话,而对话内容则从人生观、世界观到社会哲学、文学艺术种种。男女主人公漫游在维也纳、巴黎、伯罗奔尼撒半岛,在异域中优雅地调试着情绪,撩拨着对方。由此,电影的内容便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

志明与春娇则不然。两人从一开始就相遇于抽烟这样边缘性的“形而下”事件里。两个人与身边的朋友,开口闭口都是“满载”性暗示的俚语。两人相处的地方,无非是水泥森林中的犄角旮旯、Seven Eleven便利店、KTV练歌房之类。谈论的话题,也都是从小看的动画片、鬼故事、明星八卦……其中所呈现的,完全是饮食男女的姿态,毫无“高雅”可谈。

这些看似低俗的元素和桥段,频繁出现在《春娇救志明》中,相比上两部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却正是影片的关键所在——它依存于香港市井文化的土壤,所继承的是港片中市井喜剧所形塑的独特魅力。

两个“三部曲”的另一个不同,是处理的感情过程。“爱在”系列的每一个故事都发生在一天里,这使得电影无法呈现记录式的生活,只能去提升精炼生活,做“点”的呈现。如在第二部中男女主人公在巴黎重逢,第三部中,他们转眼就为人父母,鬓间斑白。

而《春娇救志明》的“七年之痒”没有规避那段爱情中最难的部分——从恋爱到婚姻,而是将这一过程直接袒露,让观众看到,在一起太久的情侣,如何在这过程中转变自己的心理身份,继续保鲜爱情。这也是《春娇救志明》相比前作,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毕竟恋爱中的小浪漫和小别扭是平常事,但在非婚姻状态下的“七年之痒”中,该如何去构筑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故事形态,难题不小。

影片的处理是合格的。虽然在春娇身上加入精神分析和强化志明“孩子气”的做法在表现上稍显刻意。但观众感受到的,依然是春风化雨的情绪变动。在影片最后的情绪抵达之后,观众也就接受了二人步入婚姻的必然与合理。

于是,《春娇救志明》让整个“三部曲”系列实现了完整性,并提供给观众一套完整的爱情观,并非简单的造梦。

一起走过近十年光阴,到三四十岁,可能也还没结婚,可能没有房子,但依然享受着高质量的浪漫——这样的故事对于无数挣扎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意味着一种在其他爱情电影中并不多见的抚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tc/9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