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内容

沈从文 《边城》中,“美丽总是令人忧愁”含义是什么?

2022-12-01 15:09:01经典语录1

如很多至理名言一样,这句话的理解也可以有很多种。

我的理解是,美丽之所以令人忧愁,是因为它太美丽;而太美丽,就必然令人生出无比爱惜之意――因为它太美丽,以至于你很担心――你会担心它终有一天会逝去的,或者被破坏掉。

我自己读《边城》的时候,就很有这种感觉,因而觉得这句话非常正确。最终,《边城》的结局是一个让人忧伤的结局。不可否认,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

我自己是湘西人,边城茶峒离我家并不是很远,自己一直说去看看,一直都没有去。不知道终于去到的那一天,自己还会不会对着那码头和水,生出那种无限遐想来。

相关联的一句名言是,鲁迅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丽的东西破坏掉了给人看。呵呵。

我个人的感觉是,我们看过的所有经典文学作品,几乎都会渗透着一种忧伤在其中。尽管很美丽。记得不,泰戈尔的那篇写哑女的小说?哑女唯一的朋友是她的那些牛儿。

也想起有一个诗人说过,再幸福的爱情也只不过是一辈子,真不甘心。呵呵,这个倒是扯远了一点。

结尾是无奈的,是沈从文为人性写的最后一首抒情诗,但就是最后一笔竟也不是坚定有力、充满希望的。人们也许不禁对于人类神性层面、对美好事物的往产生了疑惑。现实还是现实,我们是否终究要屈于现实?当初若翠翠选择了大老,或二老按照常人,“渡船是活的,不如碾房固定”,而选择了碾房,就不会“节外生枝”(大老的死,二老的离去)了呢?
生命具神性,然而生活在人间是否顺应现实?现代人正是处于窘困的境地。沈从文是要写首抒情诗,却展
示给了我们现代的困境。
这个人是否回来,将是人类神性一面与非神性一面(或现实)对峙的结果。而结果将怎样,留给读者〔,
我想这似乎“不完美”的结尾却也恰恰是小说的智慧之所在‘,它展示了一种“不确定的智慧”,“小说的精神是复杂的精神,每一部小说都对它的读者说:‘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这是小说的永恒真谛。”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那种“非此即彼”的公式一也许在辩证法中散发着无穷魅力,然而在小说中却显得愚蠢。命运是无常的,生活是复杂的。作家并未告诉我们选择渡船(渡船代表了浪漫却困窘的生活)是对的口
从此将会有“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童话般的结局。而选择碾房(碾房代表了富足却庸俗的生活)就是不对的。生活在人间,由不得我们离天更近些,还是离地更近些这种有选择权,有时却会身不由己的无奈似乎才是生活中真正的酸苦。
那么,怎样才能轻轻落落地坚持住我们本性中的神性的一面呢?若首先考虑到“人类的感情是否与生俱来”这个问题,若人类的感情是与环境有关的,现实社会中,在被沈从文称之为“神性瓦解的时代”的社会
中,人们更多的是冷酷、自私、贪婪等非神性的一面。而与“触目青山绿水”的茶桐人民的淳朴、善良两相比,作家给我们的答案是贴近自然,人们多饱含人类纯粹的感情。既然现代人处于两难困境,那么返朴归
真、回归自然是否是作家给我们的暗示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yl/1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