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哪部小说以凤凰古城为创作背景?
沈从文的《边城》以凤凰古城为创作背景。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其父为汉族),但有部分苗族(沈从文祖母是苗族)和土家族(沈从文母亲是土家族)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备注:虽然沈从文生活在当代,但是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49年之前,所以只称之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长河》等。
沈从文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作品之中,《边城》则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代表作品有《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等
沈从文《边城》最后一句话
沈从文《边城》最后一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基本介绍: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沈从文、鲁迅颁奖词怎么写
写给鲁迅的颁奖词:“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句之妙)
——晋·陶渊明《饮酒》
万文武
大家都说陶渊明的这两句诗好,自然也有说不好的。宋蔡正孙在他的《诗林广记》中引《鸡肋集》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既采菊,又望山,意尽于此,无余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
其实要理解这两句之好,还是要读全诗。这首诗有10句,可分作3段读。前4句为一段,是说明他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心远地自偏”。非境之静,乃心静耳。中4句写这个静,这两句便在其中。末二句补了一下,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无异是通篇的点睛之笔;显然这里的“悠然”并非什么也没有想,而是有“真意”的,只不过是说来无用,或者招忌,故以“忘言”二字推了开去。
陶渊明隐居,宁可采菊以为食也不愿为了那五斗俸禄而去折腰事人,并非是他不想从事政治,只不过那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所以这里难言的“真意”,一定是有所指谓的。而今对于古籍的解读,由于有了考古对地下资料的发现,许多旧有的结论被推翻了。沈从文先生在他的《文物识小录》中,考证到所谓“商山四皓”其实乃“南山四皓”之笔误。那么陶渊明在东篱采菊之时,抑或“悠然”地想起了“南山四皓”,这倒正好和鲁迅先生说的他另一面“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人格完全一致起来了。
只是这一来,陶渊明就不那么冲淡了。我倒是觉得,虽不合作于乱世却仍以国是为心的陶渊明更可亲可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1月01日第七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