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海夫纳人生中的挫折?
如果回首往事时,你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前半生?
希望自己的后半生应该怎么过?
唯唯诺诺地为他人而活,还是飞扬跋扈地为自己而活?
有这么一个男人,前半生活得压抑无聊,后半生放纵自我,他活出了自己的本色,赢得了所有男人的羡慕和向往。
他的名字就是《花花公子》创始人海夫纳。
1
1926年,休·海夫纳出生于美国。
像所有传统家庭一样,母亲衣着保守,家庭中没有拥抱和亲吻,一片死气沉沉,让人感觉特别压抑。
海夫纳认识了米莉,并在相处了2年后结婚。
22岁的海夫纳一直遵从家庭的传统,认为第一次应该留在新婚之夜,没想到妻子早已不是完璧之身。
这让他深受打击。
他说,“自己一直为妻子守身如玉,但后来她告诉海夫纳,她以前有过风流韵事。这是海夫纳的生活中遭受到的最大的打击。从那以后,海夫纳总是感到他们的床上还有另外一个家伙”。
那几年,海夫纳做过秘书、推销员,还在时尚杂志做过编辑。
直到1952年,他的第一个孩子降生。
在强烈要求老板涨工资,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后,他一气之下,就辞职了。
在家里憋了几周,他终于下定决心,挽起袖子干大事。
跟亲友借来8000美元,创办一本浪漫、激情、能满足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幻想的杂志。
一年之后,《花花公子》诞生了。
这本以男性为主的杂志居然卖出了5万多册,在当时创造了奇迹。
内容主要是教男性,谈性、谈爱、谈生活品位、谈如何休闲。
如果卖不出去,可能海夫纳只能重头开始。
然而,幸运女神垂青了她。
这个“幸运女神”,就是一代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
虽然,海夫纳在事业上风生水起,然而婚姻却屡次亮红灯。
妻子米莉生了2个孩子之后,出轨了。
海夫纳无法忍受这种结果,最终两人走向离婚。
他努力尝试稳定长久的婚姻,但最终发现,他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这些。
于是,他把曾经压抑于心的事情,实现出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实现,还实现给了全世界的同样压抑的人。
2
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花花公子》风靡全国,在校园里也盛行。
就像现在《男人装》一样,很多高中学生都在偷偷摸摸地看。
这是对性的启蒙,又是一种时尚的流行。
1960年,海夫纳不满足于此,又在芝加哥开了第一家花花公子俱乐部。
兔女郎穿着性感的低胸露背装,戴着兔子耳朵头饰和尾巴饰物,配高跟鞋,套丝袜,用热情的微笑迎接人们。
当然,除了工作,海夫纳也特别会享受人生。
曾经,他与7个姑娘一起玩乐,不料被这7个人一起告他重婚罪。
可惜,这7个女人都没有婚约在手。
后来,为了方便,他长期周旋于3个女人之间。
不料,身体中风,他又开始渴望稳定的婚姻,于是,他和《花花公子》女郎金伯利结婚,想要躲进一个安全的港湾里。
两人同样有2个孩子,没想到,又是女方出轨了,他的第2段婚姻结束。
后来,休·海夫纳说:“婚姻适合某些人,但另一些人却不适合。以前结过两次婚,对太太非常忠诚。但必须承认,已婚期间并不是自己生命中最精力充沛和最美妙的时光。很快,当浪漫和激情烟消云散的时候,发现了婚姻的可悲之处。”
直到白发苍苍,海夫纳依然身边左拥右抱,美女在怀。
2012年底,86岁的他举行了第3次婚礼。新娘名叫Crystal Harris,比他小整整60岁。
或许,只有等到折腾不动了,才会想要真正稳定下来。
这一生中,他的成功来源于梦露,死的时候,也葬在梦露的旁边。
他说,“我已经不记得我这辈子交了多少女友了,但估计得有2000多位。”
3
为什么,有些男人对性痴迷成瘾?
比如,罗志祥的“多人运动”,海夫纳的2000位女朋友。
或许,我们从海夫纳的原生家庭就可以看出。
他出身在一个严格保守的家庭,父母间从来没有亲吻和拥抱,而他却纵欲成瘾。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组合:保守严肃的父母+荒唐纵欲的子女。
其实,这都是替代性满足的产物。
按照心理学的观念: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
在我们关系的早期,我们会有一种幻想——我可以完全拥有妈妈或者爸爸。
当男孩发现自己要跟爸爸分享妈妈,这个微妙的三角关系就带来了问题,孩子因为感受到同性父母的强大,为安全起见,就乖乖地压抑了自己想独占异性父母的欲望。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们与异性父母的亲密举动也日益被禁止,孩子就必须为自己的欲望找到一个出口——性幻想,在幻想中可以任意拥有妈妈和爸爸。
如果父母能接受孩子对自己的欲望,如果一个小男孩如果可以表达对妈妈的欲望,妈妈不会视为荒诞,而且他可以适当地被挫折,他就可以以相对缓和的方式认同父亲的权威。
性压抑的结果,往往会造成2种结果:性压抑,或者性放纵。
海夫纳也坦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的生活就是那种生活的矫枉过正"。
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海夫纳的人生观,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完全不受外界的束缚,真正是跟随内心的召唤在为自己活,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事情。
哪怕是那些指责海夫纳的人,对此也艳羡不已。
正如海夫纳说的那样,"人生太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希望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能开心地说,我这一生都过得很精彩。我想要实现的愿景都达到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