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内容

左传经典语录? 沈巍左传经典语录?

2024-12-23 01:37:48经典语录1

一、左传经典语录?

1、修己而不责人。左丘明《左传》

左传经典语录? 沈巍左传经典语录?

2、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左传昭公十九年》

3、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二、沈巍左传经典语录?

一,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这句话经常被人们引用,而其中的"毙"并不是指死亡,原指仆倒,在这句中指的是"失败"。说的就是如果一个人所行之事都是不仁不义的,那么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失败,这也注定是一条自取灭亡的道路。量变最终会产生质变,当为非作歹的人的气焰消失,终会自食恶果。

二,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也是有些问题的,因为即便是孔圣人也会犯错。犯错是每个人必经的成长阶段,甚至贯穿整个生命线,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正视错误并积极改正。如果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必然会被黑暗吞噬。

三,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君民之道如同舟水,水可载舟亦可颠覆。统治者如果脱离了群众,那必然会被人民推翻。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一心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和贪念,置百姓于水火之中不顾,那一定和桀纣一样的下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所有人所努力争取的。

三、左传为什么叫左传?

因左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编,所以成为左传。

《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传”本指文字记载,在秦汉时代特指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左”是姓氏,不过有人认为左丘明单姓“左”,也有人认为左丘明复姓“左丘”。还有一种别开生面的观点,认为“左氏”是地名。战国时卫国左氏 (今山东曹县北)是战国军事家吴起的家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左传》并非春秋时的左丘明所作,而是战国时的吴起所作了。

四、左传学派?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五、左传特点?

《左传》特点?有以下几点:

1、记叙历史事件时不是平铺直叙,毫无选择,而是抓住事件中的重要环节着力描写,使所叙之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如“赵盾弑君”事件是由情节异常紧张、变化莫测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使所叙之事既有历史的真实,又有传奇的色彩。

2、《左传》非常善于描写战争。 描写战争不只是简单地写军事斗争,而是把它与政治经济外交联系起来写,并且能够抓住每次战争的特点写得千姿百态,绝少雷同。 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鞍之战、晋鄢陵之战、吴楚柏举之战等,不仅以委屈尽致的笔调来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和场面,而且能够写出战争的性质和成败关键。

3、《左传》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几乎都是以鲜明的面目出现,或善良、或正直、或阴险、或邪恶,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如《郑伯克段于鄢》,通过对郑庄公兄弟母子间矛盾斗争发展过程的入微刻画,表现了郑庄公阴险虚伪的丑恶面目。

六、左传原名?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七、左传俗称?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人们俗称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八、左传包括?

《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九、《左传》内容?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十、左传故事?

我们熟悉的左传故事有:

1.曹刿论战——曹刿和鲁庄公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曹刿制止。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同意击鼓。齐军大败。庄公要追齐军,曹刿制止。他看齐军车迹,登上战车望齐军队形后,才说“可以”,就追击了齐军。

2.郑伯克段于鄢——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颖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颖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3.烛之武退秦师——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在自己的国家(郑国)危难面前,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其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

4.齐晋案之战——齐晋鞌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89年。当时,晋国的执政卿士郤克为报齐国戏辱之仇,借鲁、卫求援之机,发兵攻齐。主战场为鞌,故史称“鞌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但大大消耗了交战双方的实力

5.子产不毁乡校——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yl/10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