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内容

《复活》的作者是?

2024-12-26 05:31:47经典语录1

《复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男主角是英俊贵族,少年时代曾经遇到在姑妈家做佣人的女主角,情窦初开,两情相悦,三年后,男主当兵,混吃混喝,已经变成标准贵族了,再次跟女主重逢,男主明明知道他马上要走,但是还是诱奸了女主,完了后,给她一些钱,跑了。怀孕的女主被姑妈赶出来了,沦为娼妓,在妓院里被冤枉杀了人,被送到监狱,面临审判,而有钱有势的男主此次担任的是陪审员,十年后,他依然一眼就认出了女主。

《复活》的作者是?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会作诗,做了一句,“一夜北风紧”,大家都认为好,好在哪儿?好在给后面的人留了余地,后面作诗的可以接的住,继续发挥。

窃以为这也是写小说的技术,比如《复活》,书一开始就是女主在监狱里被唤出来审判,接着男主出场,一边考虑要不要跟富贵人联姻一边收到陪审员的通知,剧情一下就开展开来了,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期待。

试想下,假如换个作者,接着这个开头,他会怎样写下去?换了你,你会怎样写下去?男主落井下石,赶紧弄死女主保全名声,万一抖出去当年旧事呢?一本暗黑小说。或者男主决定救回女主,并复合?一本爱情小说。

我认为,也许有人会比托尔斯泰此刻呈现的这本《复活》写得好(技术上的高度,这个开头已经很精彩,后面要把故事写得好看,并不那么难),也许没有人会比他写得好了(思想上的高度)。

托尔斯泰选择了男主在追忆往事的过程中,正视了真实的自己,决心救回女主赎罪,很平淡的一个剧情继续,而且紧接着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利用权势打通各个渠道以及接触监狱犯人的同时,他开始对贵族通天的权势,坐享其成,非常反感,对监狱里的人充满了同情,谴责土地私有制等等东西,来骚扰读者的阅读快感,这些东西的强行加入,说教感严重,导致故事性弱化,更关键的是,读者会觉得不可思议。

男主口口声声谴责贵族权利,但是能一路通关救下女主,难道你不是靠着自己的贵族身份和人脉做到的吗?那你还谴责个什么劲儿啊?充满了矛盾。

好了,这里就到了我之前说过的一个问题了,你要说《水浒传》的作者对写女人没有兴趣,这是对的,但是你要说他不会写,那我不同意。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这里,你要说托尔斯泰这儿没兴趣写好看的更符合读者审美或者生活逻辑的情节,这是对的,但是你要说他写不了,这我不同意。

《复活》写男女主情窦初开的场景,托翁写得不好吗?男主吻了女主后,女主跑开,站在一棵树下摘下花枝,这个场景不纯情吗?托翁不懂生活逻辑吗?男主说要把土地还给农民,农民怎么样,怕上当,以为东家骗他们,犹犹豫豫很久,还是想占这便宜,接着得寸进尺跟男主讨价还价,男主想陪女主去流放,跟他姐姐说,他以后的财产全归姐姐的孩子所有,他姐姐不接话,心里高兴得很。

《复活》中男女主重逢是十年后,这十年,人世沧桑,女主认出男主,第一反应是痛恨,然而很快,她开始利用她那一套,逢迎客人的那一套,找他要钱,让他帮忙做这个那个,而男主既然救她,心理活动未必不丰富,审判席上怕她认出自己,决定救她的过程中有嫌弃,有犹豫,有考量自己到底值得不值得。托翁也没有安排男主十年后还爱着这娼妓,他不爱她了,在拯救过程中还对别的女人动心。

哪有现实主义作家不懂生活逻辑和人生情态?

然而,这并不是说《复活》是一本完美的小说,只是它的不完美,是很无奈的。

小说是有局限的,小说逻辑有一种东西叫做共识,也就是读者的共鸣。为什么爱?为什么恨?为什么哭?这些描述都要来自于生活常识和经验,并在生活常识上做提升,放大到艺术效果,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尤其跟生活相关贴近,比如诗歌,它能走的离生活稍远一些,但是小说更多时候是贴近世情的。

生活经验提取不到,那么读者的共鸣就少。而《复活》的主要失败在这儿。

托翁的理想或者志向太超前了,在一个阶级社会,钱与权通行的社会,他在小说中贯穿的理念等于是空想主义,别说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是现在,也没有人能深刻的理解他所谓的,人类的平等,人人有土地,贵族也要下地干活,不享有特权,没人理解,像我们现在最大理想就是挣钱,挣钱干嘛呢?享有特权。

这就好比有人形容的,托翁是个文学家在做哲学家,或者经济学家的活儿,他使用的道具在那个时候本身就不合适。

关于这个道具问题,我第一次听见这个观点是沈从文说的,沈很喜欢音乐,认为音乐是超越文字的,而托尔斯泰也是这么认为,文字的力量有限,它的排列组合,跟生活经验太相关了,而音乐是真正自由的。

《复活》这本书的价值,却正在这儿,一个艺术家,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归功于对心灵的拷问和追寻,而托尔斯泰正是这样。

我以为这才是《复活》这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yl/108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