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的典故?
警钟长鸣,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常备不懈、引以为戒、法不容情等等。它的原意是指报告发生意外或遇到危险的钟,现在引申为时刻保持着某种高度的警惕性。唐朝时,皇帝就用警钟办理了一起贪腐案。
公元851年,外国商人苏莱曼乘船来到中国。他在汉府(广州)目睹到国际贸易港口的繁华。同时,看到了中国物产丰富,人们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同年,他写作了《苏莱曼东游记》一书,书中记录了瑰丽的古代东方。1927年,蔡元培支持下,学者刘半农和女儿刘小慧接力翻译了这本书。
我们眼前的这部中文版《苏莱曼东游记》,只有五万字,而苏莱曼的笔下却表现出了对东方文明古国的热情向往。他写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譬如——在广州城外的附近,有一座大山,大山里有一个村庄,名字叫大有村。大有村里的男人,有个重要特征是身材矮小,因此大有村在广州名气很大。如果人们在广州遇见了身材矮小的人,都会说这个人一定是从大有村来的。
苏莱曼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笑,多少带有戏谑、讥讽和嘲笑的成分。他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认为这个大有村并不能说明整个中国人的情况。他特别告诉大家:“中国人都生长得很好:高高的身材,白白的皮肤,带着一些红色。他们有世界上最黑的头发。女人的头发,是任其往下批垂的。”
民间的智慧和经验让人惊叹
至今读来,书中的东方智慧让人感触深刻。
唐代宫廷崇尚美术,地方官吏常常鼓励创作。有一天,汉府的官员在衙门前挂出一位画师的作品,请大家点评,如果作品没有瑕疵,画师会得到丰厚奖赏。这幅作品画在一张绢上,画了一枝麦穗,麦穗上歇着一只麻雀。
画面上的麦穗和麻雀,栩栩如生,凡是来看这幅画的人都认为了不起。正当官府决定要收购这幅画,付给画师报酬时,忽然来了一个老汉。老汉是个弯腰驼背的人,他走到这幅画卷前,瞥了一眼,品头论足了起来。他当着官员和画师的面,意味深长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凡是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要是一只麻雀停歇在一枝麦穗上,麦穗非往下弯曲不可。现在,画上的麦穗却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却有一只麻雀歇着,这就是毛病了。”
驼背老汉的经验,显然来自于他的弯腰行走。官员撤销了对画师的奖励,画师心服口服。记录这件事的作者说:“官府把画师的作品交给大众来评论,其目的在于督促他们犯错误,使画师对作品加以严格反省。”
老汉和大有村一样,让我们充满着遐想。
唐朝官员的头顶都挂一口钟
苏莱曼看到,每一个城市里的长官,都要在衙门里悬挂一口钟。这口钟,会栓上一根很长很长的绳子,这绳头一直通到外面的街上。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拉响这根绳子,以便得到官员的接见。
凡是有受到委屈和迫害的人,都可以拉动这条绳,使钟在官员头顶响动。官员听见了,就把喊冤的人叫进去,让他们自由地陈诉冤情,让他们讲述着所受到的迫害。这样的一个办法,是中国各地通用的。
皇帝的案头也挂着一口钟。据《苏莱曼东游记》中说,皇帝凭着警钟办了件腐败与抢夺案。案情是这样的:有个大太监奉命去广州采购宫廷用品,遇上个吝啬的外商,外商激怒了大太监,大太监叫人抢走了外商的全部货物。外商毫不退让,跑到遥远的长安,拉响了皇宫外的一根绳子,使皇帝头顶的钟响了起来。皇帝查明,安抚外商,把大太监贬为皇陵守墓人。
唐代中国的很多见闻,包括那口象征着谨严公正的钟,给苏莱曼和很多外商留下了既深刻又新奇的记忆。这位外商在游记中还告诉我们,唐朝法官不能嫌贫爱富,不能和富贵人往来,不能在原籍任职。每天清早,法官要站在衙门前呼吁控告贪官污吏的人可以敲响警钟。接着又得大喊三声:“我是皇帝派来专门管这些事情的,皇帝把权柄交给了我,皇帝已经任命了我。”
千年后,警钟依然长鸣。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