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内容

鲁迅的伤逝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2-10-01 18:59:34经典语录1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爱情破灭的过程,小说的结局是惨痛的,正如现实一样。

人的一生由童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正如大多恋爱中的男女一样,涓生与子君也相逢在如花般绽放的青年时期,子君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涓生在一起,以爱为生的女人所要求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真切切地爱她,其它的一切都无关紧要,哪怕你一无所有。

这儿的子君象征了浪漫,而文中子君的胞叔和父亲则象征着现实,涓生徘徊在浪漫与现实之间。

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中老年人的束缚,过上了甜蜜的两人生活,养了四只油鸡,一只叭儿狗,涓生上班,子君料理家务。生活即现实,现实即不会是风花雪月,子君与邻居家因为小事有了矛盾,操劳的家务也让她的双手粗糙了起来,更不幸的是,涓生的工作也丢了。四只油鸡被送上了餐桌,叭儿狗也被涓生扔了……

游离在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涓生,终于向现实举手投降,竟向子君说出了残酷的事实:我已经不爱你了。以爱为生的子君,浪漫的梦在那一刻彻底的破灭,浪漫死于现实。

有的人适合恋爱,有的人适合结婚,很少有人能把恋爱和结婚融合得很好,其实很多事没有对错。子君死后,涓生悔于告诉子君不爱她这一事实,聪明的人有时不会快乐,子君以爱为生,并不是所谓的聪明人,她死于无爱的现实。如果涓生对子君说还爱着她,即使是虚假的,子君或许仍会幸福的活着。所以很多人宁愿做一个幸福的傻子,也不愿直面惨淡的现实,这是何其的悲壮,又是何其的无奈!?

伤逝的创作受什么影响?

早在1923年底,鲁迅就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指出:妇女要解放应该用“剧烈的战斗”去争取经济权,“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

到了1925年,鲁迅的世界观已处在根本转变的前夕,这时他则主张用“火与剑”的方式去彻底变革社会制度了。

1925年10月写的《伤逝》,不同于当时流行的歌颂恋爱至上的作品,也不同于传统名著中以死殉情的悲剧。鲁迅用小说的形式,把妇女婚姻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问题跟整个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变革联系起来,以启示广大青年摆脱个性解放和个人奋斗的束缚,探索新的路。

死求百赖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意思是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极度空虚无聊。 拼音:bǎi wú liáo lài; 出处:汉代蔡琰的《悲愤》。 原文: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译文:这里息是呼吸的意思,聊赖是无依靠没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勉强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示例: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yl/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