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经常批判中国人思想麻木 请帮我分析一下这句话的主谓宾定状补
主语,鲁迅先生。经常,状语。批判,谓语。中国人,宾语。思想麻木,补语。
鲁迅从骨子里看透了中国人?
鲁迅确实看透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某些方面,但他不可能看透每一部分中国人的每一个方面。而且看透了中国人的也肯定不止鲁迅一个人,有很多人,包括你隔壁的八十岁的糟老头子,他也可能看透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某些方面。
只不过鲁迅是个作家,他把他看透的东西写出来了,这就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了。而且他出名了,所以人们纷纷用这一点来赞扬、评价他。这些评价不可太当真,凡事要有自己的理解。
鲁迅文章中,哪有文章有对中医的批判
《父亲的病》
鲁迅那段话是这么说的:“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鲁迅为什么主张废灭汉字?
鲁迅先生的确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话。只不过,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说过此类话的人不止先生一人,并且,说这番话时,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果抛开当时的情景不谈,只说先生主张废除汉字,就有断章取义之嫌了。
作为汉字的受益者,读了那么多的汉字书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会主张废除汉字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内忧外患使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国变得贫穷落后。
当时的有识之士,诸如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傅斯年、鲁迅等人认为,国家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是文化落后,而文化主要靠文字传播、承载,文字就自然成了罪魁祸首,既然如此,废除汉字,代之以更好的、能促进国家发展的文字,岂不是更好?
瞿秋白当时就说:“中国的文字革命必须彻底的废除汉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造成现代的中国白话文,才能够完全脱离汉字的束缚。”
鲁迅先生也说:“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
很显然,在一部分人心里,汉字已是关乎国家人民存亡的关键。继续使用,则有国破人亡的危险。
二、汉字难认难写,妨碍了普及,不利于知识的传播,自然就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钱玄同就直言不讳地说:“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
“中国的文字衍形不衍声,以致辨认书写极不容易,音读极难准确。”
甚而至于,文字变成了阻碍汉民族成为文明民族的绊脚石。
钱玄同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成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子、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除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
当然,鲁迅先生也痛心疾首地说:“倘要生存,首先就必须除去阻碍传布智力之结核:非语文和方块字。如果不想大家来给旧文字做牺牲,就得牺牲掉旧文字。”
甚至,连文雅的瞿秋白,此时都不再顾及风度地说:“这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
对汉字的恨,真可谓罄竹难书。好像国家民族一切不幸的根源都在汉字。
三、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和旧文化相关的一切都在废除之列。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记录文言的文字当然要废除。
文言文发展到了明清时代,越来越变得艰涩难懂,人们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变得困难重重。当一种语言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时,改变就势不可挡。
用白话文写文章,用白话交流就成了人们的迫切需要。所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推进文化改革的进行。在此背景下,鲁迅先生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也开始用白话文创作,以此来为白话文的普及推波助澜。
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文说:“欲废孔子,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汉字废除了。用什么文字来取代汉字呢?
鲁迅先生说:“和提倡文言文的开倒车相反,是目前大众语文的提倡,但也还没有碰到根本问题:中国等于并没有文字。待到拉丁化的提议出现,这才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紧要关键。”
鲁迅先生的看法颇能代表一些人的意见。对于取消汉字后的文字使用问题,有主张用拉丁文的,有主张用世界语的,反正,只要废除汉字,用什么字母文字来代替都好过汉字。
其实,以上几点看起来是人们要求取消汉字的原因,但最导致国家贫弱的根本原因却不是汉字。国民生活极其艰难,人们活下去都是问题,哪里还有可能学习文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来说,任何文字都是天书,都和他们无关,他们想要的是活下来。吃饭问题都没解决,哪里有时间考虑文化之事?
所以,尽管当时的教育部也出台了好几个改革方案,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改革文字是一个时代的一件大事,鲁迅先生只不过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其目的还是为国为民考虑。
时至今日,汉字的普及率由一百年前的0.6%提高到了96%。汉字没有废除,也没有阻止我们的发展。所以,鉴古知今,才是我们该从这件事中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