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语录 > 正文内容

白鹿原为什么叫白鹿原?

2024-07-28 13:06:56经典语录1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通读《白鹿原》整篇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书名中的白鹿不仅仅是指白鹿两家,更是有一种白鹿意象在文本之中时隐时现,增添了整篇文本的韵味。纵观从古至今的文学典籍和文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白鹿”在各部作品中都反复出现并且有着祥瑞的象征。体现了本民族对白鹿这种原始图腾的崇拜。

白鹿原为什么叫白鹿原?

神话作为一种自我认知方式积淀在人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中,提起神话我们自然而然的便会想起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神话在人们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探讨神话原型批评时,我们应当明白什么是神话,什么是原型。神话展现的是灵魂本质的心理现象,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文学叙述的根本。原型批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原型是指一种难以表述的,无意识的,预先存在的心理遗传结构,是集体潜意识的组成部分。

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主要来自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在弗雷泽的《金枝》中,举用了不同民族文化在传说和礼仪中却出现了相同的神话仪式的事例,以此来论证人来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需求。在他看来,这些需求是通过古代的神话、巫术和宗教等体现出来。而荣格则认为:“原型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末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然后在不同的时代通过艺术在无意识中激活转变为艺术形象。”[1] 他的这些观点则是从心理学方面为我们解读有关人类集体潜意识从远古到现当代的连续性。在中国文化中,神话传说从古自今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话原型批评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最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由闻一多,鲁迅等人,最开始运用神话原型批评进行作品的分析,但由于对神话原型批评的了解还处于尝试期,因此作品质量并不佳。真正开始将神话原型批评运用与作品分析的,应当是在70年代的台湾地区。 1975年:徐进夫译《文学欣赏与批评》一文中重点介绍“话画原型批评”并且开始尝试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分析中国本土小说。中国大陆开始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经历文革文学的长期束缚之后,文艺创作开始冲破桎梏向西方学习,神话原型批评由此开始登上中国大陆的舞台。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运用达到高潮阶段,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金枝》《心理学与文学》等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中国的寻根小说可以说是运用原型最好的范本。而《白鹿原》中的白鹿正是一种神话原型。你懂白鹿原为啥叫白鹿原了吗?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jdyl/88436.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事事难两全无奈的诗句?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