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浪漫情书 > 正文内容

曾国藩的最后一封家书?

2024-12-02 12:11:54浪漫情书1

曾国藩的最后一封家书?

清同治九年,1870年,天津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著名历史事件——“天津教案”。

因事关重大,曾国藩被清廷委任为直隶总督,全权处理此事。

当时,曾国藩已年至花甲。在此前写给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他曾多次提及眩晕症状以及眼病,身体状况并不太好。

基于这样的身体状况,他本想“拟再具折续假”,希望能多休息一段时间以保养身体,可当天津教案发生之后,朝廷委以重任,他又再度起行。

曾国藩言及,“余自咸丰三年募勇以来,即自誓效命疆场,今老年病躯,危难之际,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致负其初心。”

天津教案是一个棘手的案子,宛若烫手山芋。一方面是性情凶悍的外国,一个是群民激愤的天津百姓,曾国藩可以得罪谁?

得罪前者,或是国家之难;

得罪后者,却是一世声名毁于一旦之途。

曾国藩为了大局,为了不激成大变,陷入背负骂名的境地似乎也就难以避免。

由于事态紧急,由于结果难以预料,再加上他的身体状况堪忧,种种因素下,曾国藩心怀忧虑,以一种不惜一死的决心前往天津。

而在此之前,他给长子曾纪泽写了这么一封家书:“预嘱身后事望二子不忮不求”。

天津教案一事在此不表,有关曾国藩的褒贬在此也不多说。不是很清楚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资料,自行评论此事。在这里,我只想和大家聊聊曾国藩的修身之道,聊聊他在向儿子嘱咐身后事时提到的“忮”与“求”。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亦或是佛家,都讲究修身。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这两个字。

儒家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修己身,再齐己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其中,修身是基础。

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作为后世美誉一完人,他对自己的修身工夫看得极重。

写家书,也是他的修身工夫。

比如说,他教育自己的儿子要以勤俭为务,而他自己当然也是这般做的。在教育儿子的同时,他自然也加深了潜意识里的勤俭念头。

只不过,曾国藩是一个极谦虚的人。他常常在家书中自我反省,认为自己的勤俭工夫做的还不到位。所谓“余平生颇以勤字自励,而实不能勤”、“生平亦好以俭字教人,而自问实不能俭”。

如此云云。

当然,这只是一代大家的谦虚之词,或者说,这是他对自己要求太过严格的缘故。

作为后人,我们总是将曾国藩评价为一代完人,殊不知曾国藩向来不求全,不求完美,反而独独求缺,求缺憾。

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曾国藩深谙易经之道,懂得日中则昃,月满则亏的道理,所以从未求全,更别提自满了。

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向先贤学习的,正是他的勤俭,他的自谦,他的自我反省,以及下面要说的“不忮不求”。

曾国藩说,“余生平略涉儒先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略涉”,稍微读过一点书,这又是曾国藩的自谦话语。曾国藩好读书,每日必读,一日十页,长年累月,是何等阅读量?但即便如此,他还自言“略涉”。相比今多数人一年不读几本书的现况,他的“略涉”是何等令人敬佩。

他一生读过那么多圣贤书,在嘱咐身后事的时候,要告诫给儿子的一定是最重要的。

“以不忮不求为重”,就是其中精华所在。

所谓“忮”,竖心旁加一个支。

一者,害;二者,嫉妒;三者,忌恨。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说过,竖心旁,走心。忮就是一个走心的负面字眼。

不忮,也就是不害人,不嫉妒,不忌恨。

不因他人有功而嫉妒,不因他人有能力而嫉妒,不因他人有名有财而嫉妒。没有害人之心,凡事以凭良心为准则。

我们可以时常反问自身,是否会有忮心?

尤其是身边人有可取之处时,我们会不会分外眼红?

再是一个“求”字,觅也,乞也。

曾国藩的解释是,“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

人们一般都是求什么呢?

名和利。

得不到,想要求;得到了,又害怕失去。

我在之前写《黄帝内经》随笔时,也曾写过相关内容。

所谓名,是外界给予自己的评价。所谓利,是外界给予我们的利益物质。

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名利,都是我们外求的产物。

当然,对于名利,我们可以求。欲望,本就是难以磨灭的。凡夫如此,圣人也如此。但是对名利的追求需要有一个度。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再有曾国藩所写“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如果所求过了度,欲望过了度,必定会成为患害。

一个容易知足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反之,如果一个人贪得无厌,那他的贪心为一定会其成为痛苦的源头。

文章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求可以有,但应该减少外求,而多多内求。忮心则不可有,有则去之。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我们本来什么都具备,心里什么都有,为何要一直向外找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lmqs/10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