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名言 > 正文内容

关于人生的追求的名言警句

2022-12-28 22:23:29励志名言1

关于人生的追求的名言警句

我觉得几句比较好的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人生名言

  人生须自重

----- ----作者是: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

中国宋代思想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在江西贵溪象山讲学,所以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曾任靖安、崇安等县主簿,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陆九渊治学途径,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有共同的倾向,人称三陆,但以陆九渊影响最大。

  他的心学在宋明理学中一直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抗衡。

图片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其思想核心。所谓心即理,就是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封建纲常伦理合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他的哲学以“发现本心”为宗旨。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在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反省内求的“简易”、“直捷”的方法,他认为,“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明理”用不着探求外物,甚至连读书也是多余的。所以他不赞成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认为那样太烦琐,陷于支离。

  陆九渊认为读书只是印证“此心之良,人所固有”,“六经皆我注脚”。如果忘记了这个根本,读书无益而有害。陆九渊在伦理思想上也与程朱学派不同,他用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在他看来,心即性,即理,“本心”即是仁义礼智之心,是善,是人心之理和宇宙之理。

  “吾之本心”是道德认识的源泉,而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唤醒个人心里原有的先验的封建道德观念,即“先立乎其大者”。他认为,修养的方法就是向内用力,切己自反,剥落物欲,改过迁善。

陆九渊心学唯心主义,经过其弟子杨简等人的发展,到了明代又由王守仁进一步阐释、发展,成为封建末期影响甚大的社会思潮(见陆王学派)。

  

  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因而在客观上对冲破理学的思想禁锢,起了某些促进作用,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论学书札、讲学语录和诗文,在他死后由其子陆持之编为《象山先生全集》,共34卷。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陆九渊集》。

人生须自重—— 陆九渊 (南宋)

人生须自重

----- ----作者是:陆九渊

陆九渊(1139~1193)

中国宋代思想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因曾在江西贵溪象山讲学,所以学者称他为象山先生。

男儿须挺然于生世间。人生须自重。以天地之量为量,以圣人之德为德。处大事者须深沉详察。寄身于从容无竞之境,游心于恬淡不挠之乡。彼以悭吝狡伪之心待我,吾以正大光明之体待之。人于天地间,并无窒碍处,大小咸快活,真乐也。人与天地流通,往来相应。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lzmy/14320.html

标签: 人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