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正文内容

历史上表达最悲伤情感的诗句是哪一句?

2022-09-20 15:18:07人生感悟1

感谢悟空邀请:

凤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句子出自李清照《武陵春晚》!

※※一一※※一一※※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句子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一※※一一※※

句子意义深刻,刻骨铭心,表达意思多元化!

本人的看法,念古诗唱古戏,不如《英雄儿女》中的英雄王成的一句话,呼叫声振山河惊天地。“亲爱的首长,同志们,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王成的英雄壮举,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人民的安宁,为了军人的荣誉,为了坚定信念,为了保护阵地甘愿与侵略者同归于尽。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多少个王成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小时候小伙伴们,每当看到这段时都对王成敬佩的流下了热泪……。

苏轼写得最悲凉的古诗词是哪一首?

苏轼写得最悲凉的古诗词,一定是那首吊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了。现在摘录如下: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就开始产生,悼念之作通常以悲切感人为特点,一般写于爱侣过世后,当事人目睹遗物追忆往昔,将自己深沉的思念和追忆,用文字抒发,读来令人心痛伤感。而用词的文体来抒发悼念,是苏轼的首创。

苏东坡是在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合的,王弗不仅年轻貌美,而且亲和孝悌,她与苏轼过着恩爱情深的生活。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早早离开人世,她的离开是对苏轼的一大打击,他心中的悲恸和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

苏轼这首悼亡之作在艺术手法上有它的特色,比如它有“记梦”的情节,而且明确写出做梦的日期。下阙的五句是回忆梦境,其余为直抒胸臆,诉说悲伤,写得真挚朴素,沉郁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一句就首先让人无限感伤。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已有十年时光。“不思量,自难忘”,过去美好的情景当然令当事人难以忘怀。而且那十年间,苏轼因反对新法颇受压制,心情是悲愤的。

后来苏轼被贬到密州后又逢灾年,他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难以维持的地步。苏轼此时的继室为王润之,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他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她颇有堂姐的风韵。

即使如此,苏轼依然把亡妻挂在心间,即使因琐事不能经常想念,也放在心间永远不曾忘却,那种深深根植于心底的深情,是难以消除的。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句,让人想到即使她的坟墓近在身边,隔着阴阳生死,又怎么能共能话凄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诉说的情感。

世间最令人伤心的,莫过于相爱的两人一生一死,阴阳相隔,思念心切让人茫然,又平添伤感,所以只好祈祷能在梦里和她多见一面吧!

看到苏轼的这首词,也会让人伤感的预想:

自己和相爱的那个人,到底谁会先走?到那时,自己又该如何面对痛彻心扉的想念呢?

苏轼‬一生‬有两位妻子,一位侍妾,王弗‬惊艳‬了他‬的少年‬,王闰‬之‬陪伴他‬走过了‬颠沛‬的‬中年‬,王朝云‬是他‬精神‬契合‬的知己‬,可最终‬却‬‬无人‬与‬他‬共‬白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最为‬悲凉‬的诗词‬‬,年少时‬的爱人啊‬,你何时‬能‬入‬我的‬梦中‬与我‬相会‬。

有人说,如果能穿越回大宋,一定要和苏轼谈一场恋爱,因为他是北宋顶流词人,他会做饭、会种地、会写情诗,而最重要的是想全了他这一世的深情!

我们曾读过他写的诗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这些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狂放不羁的仙人,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一个沙场点兵的将军,而唯独未见他的忧愁与孤独。

这位看似不知愁苦为何物的诗人身上,其实有着坎坷的爱情。那么,苏轼和他的妻子到底有着怎样的爱情过往呢?他最爱的人又是谁?他为何会写出如此悲伤的诗词呢?

这一切,要从他与王弗的相遇开始说起。

01唤鱼结缘夜已经很深了,苏轼独自一人在庭院中饮酒,但是,入口的仿佛是无尽的愁苦。

这一年,他的结发妻子王弗病逝了,那个曾给自己提示诗文的聪慧女子去了,那个曾偷偷藏在屏风后面帮他听言识人的贤内助去了。

那个巧笑倩兮,顾盼生辉的女子再也不会出现在他的身边,他无法释怀,无法忍受这无边的孤寂,他喝得烂醉,似乎朦胧中,又回到了青神县,那一湾池水边。

19岁时,苏轼到青神中岩书院求学。中岩有一湾池水,读书之余,苏轼总是临流观景,沉溺其中,不禁喃喃低语道:“好水岂能无鱼?”

思及此,苏轼抚掌三声,谁知,岩穴中的群鱼游跃而起,皆若凌空浮翔,苏轼见状,心生愉悦,于是向书院的先生王方提议:“如此美景,当有美名才是!”

春末夏至,梅雨含情,一日,王方带着众学子来到池边,让诸位才子为这绿池题名,可惜,诸多青年才俊的题名不是太过文雅,就是落了俗套。

最后,苏轼缓缓走到桌前,提笔写下“唤鱼池”三个字,名字新颖,笔锋遒劲,令王方和一众学子拍手叫绝。

正当苏轼得意之时,王方的女儿也使了丫鬟从家中送来了题名,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更令众人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少年看着纸上清秀隽永的题字,意气昂扬的脸上忽然多了一抹羞涩,心中那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忽然就开了。

唤鱼池中,鱼群一跃而起,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绚烂的光芒,水中剪影荡漾,仿佛倒影出少女娇憨羞怯的模样。

少女名唤王弗,是先生王方的女儿。王弗常常听父亲说起那个眉州的少年是如何的聪明机智,才华横溢,心中生出好感。

一日,少女到中岩游玩,只见小道旁,涧水边,山岩上,一丛丛的飞来凤昂扬着绿叶,娇柔的花蕊吐出阵阵清香。

不远处的池边,只见一个俊秀的少年正在抚掌唤鱼,少女隐于其间,不禁看呆了。不一会,只听得丫鬟在草丛中惊呼:“小姐,您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

少年闻声,转过头来,只见一个聘聘婷婷的少女立在绿草丛中,轻盈飘逸,王弗羞窘不已,抬起头来看向少年,眸光星星点点,娇憨羞怯,自有一种淡墨染不出的风情。

少年心下一动,说道:“你好,我叫苏轼,敢问姑娘芳名?”

原来,眼前的少年便是父亲时常挂在口中的苏轼,少女脸上瞬间飞上了红霞,羞怯地回道:“我叫王弗!”

从此,少年抚掌唤鱼的样子时常萦绕在少女的心间。那一年,少年19岁,少女16岁,一场情丝终是开了篇。

不久后,老师王方过生辰,苏轼与同窗一起前去府上贺寿,席间,少年热烈似火,对酒当歌,不禁有些酒意上涌,醉倒在了老师家里。

到了半夜,苏轼从榻上醒来,同窗们都已经回了书院,只留下他一人。月光盈盈,少年匆忙起身,出了房门,离开时路过后院。

只见翠竹掩映,轩窗之下,清丽的少女正对镜梳妆,苏轼突然想起了临行前,在山间采的那一束飞来凤,那是他想要送给少女的。

少年慢慢靠近窗户,将怀中的飞来凤投进了窗中,王弗一惊,见窗前站着的是日思夜想的苏轼,心中狂跳不已。待苏轼离去后,王弗捡起那束清香阵阵的飞来凤,喜不自胜。

自那日后,王方知晓了女儿的心思,便带着媒人上门说亲。苏洵与王方是至交好友,闻言,欣然同意。这一年,少年少女的一场爱恋终于落地生根,得结良缘。

新婚燕尔,情意绵绵,苏轼读书之时,王弗时常在身边红袖添香,苏轼想起那日池边王弗写下的“唤鱼池”三字,不禁问道:“夫人可曾读过书?”

王弗愣了一下,思虑间,微微摇了摇头道:“不曾!”

苏轼心中稍稍有些失望,他自是希望自己的妻子能与自己琴瑟和鸣,诗书传情的。可惜,在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才是女子该有的模样吧。

可是。苏轼他每每读书时,遇到遗忘的字句,王弗总能从旁提醒,让苏轼茅塞顿开,他不禁有些疑惑,问道:“夫人不是不曾念过书吗?如何知晓这些?”

王弗微微一笑道:“碰巧知道罢了。”

此后,苏轼总是无意间询问她与诗文相关的问题,王弗总能对答如流,还有自己的心得,后知后觉的苏轼这才知晓,王弗哪里是无才的女子,只是为全自己的颜面,藏拙而已。

公元1056年,21岁的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前往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苏轼不负众望,连过三关,金榜题名。

可是噩耗传来,母亲程夫人病逝,苏轼连夜赶回眉州,为母亲服丧。

幼年时,苏轼的生活起居都是母亲细心照料,读书时,苏轼曾立志要成为范滂,程夫人闻言,平静地说:“你想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

程夫人出身门阀世家,知书达理,是个大家闺秀,同时她又是个思想独立,坚毅果敢的女性。程夫人对苏轼的人生教育,一直深深得影响着苏轼。

可如今,他刚刚金榜题名,母亲却撒手而去,苏轼无法释怀,整日借酒消愁,王弗见状,安慰道:“我知道你的苦,母亲也知道,若她泉下有知,定会难过,母亲只希望你能快乐!”

苏轼闻言,愣了片刻,随后紧紧握住了王弗的手,还好,你还在我身边!

公元1061年,26岁的苏轼又参加了北宋王朝最高规格的制举考试,这是皇帝特别下诏并且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制度。

能否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佼佼者,而能否考中的则是凤毛麟角,意味着前途无量。此次考试,苏轼的文章再次得到了仁宗皇帝和司马光等考官的赏识,被点为制举第三等.。

这是北宋开设制举考试以来,绝无仅有的好成绩,可谓是“百年第一”。这次,因为宋仁宗的赏识,苏轼被差遣至凤翔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赤子童心,生性豪放,总是“觉天下无一个坏人”,结交好友从来只凭心意,不识人心险恶,如此不谙世事,总是令王弗忧心不已。

还好,苏轼的身边有王弗,她心细如发,通晓人情,对人事的认识是比苏轼更加透彻和务实,她说“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

于是,每每有人登门拜访苏轼,王弗便悄悄躲在屏风后面听苏轼与客人的谈话,待客人走后,便会向苏轼吐露自己的看法。

“此人言辞闪烁,阿谀奉承,不可深交。”

“此人断不会与你长久,他日你若落难,他必远离你。”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当时的苏轼,听罢王弗的建议,并不解其深意,直到多年以后,乌台诗案一起,他被贬黄州,惠州之后又是儋州,每次都是必死的结局,而其中少不了曾经的好友章敦的迫害。

此时,苏轼才明白妻子话中的深意,原来她竟然如此通透,时时刻刻都在护着自己。

本以为,妻子会是人生中最温暖的光芒,永远地陪伴着自己,一年四季,花开花落,直到生命的尽头,到白发苍苍的时候,能执子之手,共赴鸿蒙。

可是,天命无常,妻子还是离他而去了。

这一年,王弗不过27岁,她倒在苏轼的怀中,眼中充满着悲悯,时间留不住深情,也留不住爱人,我的少年郎啊,从此山高水远,你要自己独行了,愿你一直都是那个唤鱼的少年。

王弗在苏轼的怀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望着怀中的妻子,苏轼目光悲戚,充满了无助与茫然,可是,王弗再也不会轻抚他的背,温柔缱绻的安慰他了。

王弗去世后,苏轼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故乡,在那里整整守了她三年。

从晨曦微露到暮色四起,他日日坐在妻子的坟茔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生活的琐事。没有了王弗,曾经那个轻狂的少年成了沉沦生活的中年人,心中一片荒芜。

为了不让妻子孤单,他亲手种下一棵又一棵的雪松。当微风袭来,三万棵雪松沙沙作响,夫人,你可曾听见这雪松的诉说,这是我托它们带去的思念。

02相顾无言公元1068年,三年丁忧期满后,苏轼娶了小自己11岁的王闰之为妻,他原本是不愿的,可这是妻子临终前的嘱托,这个美丽温婉又透着坚强的女子是王弗的堂妹。

王闰之虽不及王弗钟灵毓秀,才华横溢,却也是进士之女,身世才貌尚可,如果不嫁给苏轼作续弦,也可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做正妻。

王闰之嫁给苏轼时已经21岁了,她等了他三年,人人都道,王闰之为了不负姐姐的重托,生生将自己等成了老姑娘,可只有她自己明白,除了那份重托,还有她对姐夫的爱慕。

在姐姐与姐夫举案齐眉,温柔缱绻的岁月里,王闰之始终是个旁观者,她被苏轼的才华所折服,被苏轼的温柔所吸引,她默默地关注着姐夫,眼中仿佛有了万千星河。

后来,姐姐去世,姐夫为了完成姐姐的临终嘱托,娶了王闰之为妻。王闰之也只想当好一个继母的角色,照顾好姐姐留下的幼子苏迈,陪伴在苏轼身边就好。

新婚之夜,苏轼问她:“你可有名字?”

女子低下头,小声地说:“我在家,他们都唤我二十七娘。”

苏轼闻言,轻声说道:“你既生于闰月,我便给你取名闰之,王闰之可好?”

女子从未想过,新婚之夜,他会为她取名,羞涩地点了点头:“我很喜欢。”

那一刻,王闰之有了一瞬间的恍惚,她想,若是自己能努力追赶他,是不是也能像姐姐那样,终有一天能站在他的身边。

可是,感情二字,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改变的!

王闰之没有辜负姐姐的重托,待苏迈很好,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对苏轼更是如一盏明灯般,时时温暖着他。

苏轼很感念王闰之的付出,可他始终明白,感动不等于爱,他心中的位置始终是给妻子王弗的,那个唤鱼池旁的少女,羞涩娇憨的模样,始终萦绕在他心头,不曾模糊。

新婚过后,苏轼受诏重返仕途,当时正值北宋名臣王安石实行变法,满朝大臣分为两派,拥护变法的大臣们认为,此举能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

而苏轼的大部分师友,包括当初欣赏他的欧阳修在内,因为反对变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在苏轼眼中,这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期间,苏轼给宋神宗上了多份奏折,系统阐述了自己反对变法的理由和态度,并请求尽快停止变法,这让王安石大为恼火。

王安石想方设法削减苏轼的影响力,在这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中,苏轼渐渐感觉到了处境的危险,为了躲避是非,他主动上书宋神宗请求外调,最后获得了杭州通判的官职。

公元1074年,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这一年他38岁了。

一年后,蝗灾席卷了密州城,百姓颗粒无收,家无余粮,而官府还在向农夫收税,百姓犹如生活在地狱,看不见生的希望。

为了挽救百姓的生计,苏轼决定到常山上向老天爷求雨。

几天后,苏轼穿着干净的布衣布鞋,从衙门徒步二十公里来到常山,登上山顶后,苏轼摆好祭祀用的贡品,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上天祷告,祈求降下甘霖。

不久之后,天空开始乌云密布,不一会,大雨便哗啦啦落下,苏轼一时间也分不清到底是天意所归,还是民心所向。

旱灾过去之后,苏轼带着众官员去常山还愿,那日已是深秋,黄叶满地,秋风瑟瑟,苏轼走在最前面,百姓们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

还愿结束后,苏轼一行人决定去狩猎。那天夜晚,火光摇曳,美酒佳肴,官员、士兵、百姓们争相向苏轼敬酒,清脆的碰杯声不绝于耳,苏轼被灌得有些微醉,脚步都凌乱了起来。

夜已经很深了,火光摇曳,醉意朦胧,他仿佛看见妻子王弗向他走来,轻声抚慰。又一瞬间,他又仿佛看到,轩窗下,妻子正对镜梳妆,一颦一笑,如当年一般。

他眼中盛满泪水,想要伸手去抚摸妻子的脸颊,可还未触及,妻子便消失了,徒留无尽的黑暗。苏轼浑身一震,清醒过来,原来只是梦境。

悲痛席卷全身,他哽咽悲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妻子逝去已经十年了,时间仿佛只是眨了一下眼睛,怎么就已经过去十年了呢?你在故乡还好吗?若能夜夜都来我梦中对镜梳妆,那该多好,我有好多话想对你说。

不知这些年,三万棵雪松是否长成了参天大树,是否为你遮风挡雨,有没有带给你我的思念,那沙沙的响声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可是你给我的回应。

如今,我身在密州,人生坎坷,可我从未被生活打倒,若能再见到你,我依然还是那个18岁的少年郎,清澈俊秀!

这些年,王闰之的陪伴并没有冲淡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他的心再难跳动,虽然王闰之也是那样温柔坚强,可她终究不是王弗,没有年少时的一眼万年,刻骨铭心。

公元1079年,44岁的苏轼身为湖州知州,按照惯例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上报民情。在奏章中,苏轼说自己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新党一派闻言立刻上奏宋神宗称苏轼妄自尊大,愚弄朝廷,对皇帝不忠。宋神宗信以为真,于是下令御史台调查处理苏轼的案子,史称“乌台诗案”。

在狱中,苏轼受尽非人的折磨,新党派官员给他扣了四条罪状,请求宋神宗立刻处死苏轼。当时,已经退休的王安石听说了此事,上书宋神宗,为苏轼求情。

于是,宋神宗大笔一挥,从轻发落,将苏轼贬去了黄州,做了个团练副使,有官职无薪水,苏轼带着一家二十多口人,举家迁往了黄州。

黄州的日子十分清贫,但王闰之任劳任怨,与丈夫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即便如此艰难,她还给丈夫做他最爱吃的眉州家常菜,煮他最爱喝的姜茶,变着法子给丈夫解闷。

她也许不如姐姐王弗能在事业上给予帮助,但是这个温婉而坚强的女子始终与丈夫一起承受着各种风浪,让他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始终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是一个保守派,刚一掌权就废除了新法,贬斥新党,大量启用旧臣,于是,曾经被贬斥在外的苏轼等人都被高太后召回,委以重任。

苏轼仕途顺利,一度被升为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这七八年,可以说是苏轼政治生涯最风光、最胜利的时期。

公元1093年,苏轼调任颍州,此时,王闰之已经陪伴了他25个年头了,这也是苏轼最为动荡不安的25年,她始终用自己最笨拙的方式,守着这个年少时便钦慕的爱人。

当苏轼在官场处处受到针对,夜不能寐时,当苏轼承受牢狱之灾,夜夜惊醒时,这个坚强的女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为苏轼燃起了一盏温暖的灯,等他回家。

可惜,苏轼依然没能爱上她。

那一日,颍州的梅花开得热烈,王闰之看着眼前的美景不禁痴了:“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

苏轼回道:“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她突然明白了,她不是他的离人,亦不能使他断肠,无论她怎么努力,她始终变不成王弗。爱情这个词,终究伤情又伤身。

这一年,王闰之不再抱有期待,不再奢望苏轼对她有爱,也许没有了希望,人生便开始灰败了。不久之后,王闰之生了场重病,身体每况愈下,于当年八月便病逝了。

苏轼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他感念王闰之的默默付出,他无法给她想要的爱,那就在百年之后,陪她长眠地下吧!

王闰之终其一生也未得到苏轼的爱,她原以为,那个像极了王弗的少女或许能得到苏轼的一丝情谊,可惜,那个热烈如火的少女,虽是知己,却依然成不了爱人。

03生死难忘那一年,苏轼自请离京,调任杭州,恰逢江南好风景,既来杭州,岂能不到西湖。那一日,丽阳普照,波光潋滟,丝竹悠扬,美人如画,西子湖畔,长袖徐舒,轻盈曼舞。

舞池中央,一女子容颜绝丽,舞技高超,引得众人拍手称赞。一曲舞罢,女子入座侍酒,此时的她已经换了装束,清新脱俗。

少女灵动的模样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好似回到了19岁那年,初遇王弗的场景,不觉低吟出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同行的友人看出了苏轼的心思,宴会之后便将这舞姬买下,送去了苏府。

舞姬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因家境贫寒,无奈只能抛头露面讨生活,她不知自己姓什么,更没有名字,于是苏轼为她取名,王朝云。

那一年,王朝云12岁,苏轼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王弗的影子,让他在迷茫的人生中寻到了一丝希冀。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一路颠沛流离,生活困苦,少女从未有半句怨言,对苏轼的照顾更加上心,苏轼也每日教少女读书写字。

王闰之看出了丈夫对这个少女的喜爱,虽然心中酸涩,但是仍然选择成全了苏轼,在王闰之的操办下,人到中年的苏轼纳了18岁的王朝云为妾,更是将她引为知己。

一日,苏轼饭后在园中散步,遇见王闰之与王朝云在园中聊天,于是他大步上前,指着自己圆滚滚的肚子问道:“你们说说,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

王闰之笑道:“你还真不害臊,你无非是想我们说,你的肚子里装的是锦绣文章!”

苏轼闻言,摇了摇头说:“非也!非也!朝云你说。”

王朝云忍不住吐槽道:“想必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哈哈大笑道:“还是朝云懂我!”

这些年,从杭州到密州,从徐州到湖州,一路颠沛流离,人人都说苏轼文采风流,放荡不羁,只有王朝云看出了苏轼豪放之下的不甘。

公元1093年,高太后去世,宋哲宗掌握了实权。往日被高太后压制的情绪顷刻间爆发,他将矛盾对准被高太后器重的保守派旧党。

公元1094年,远在定州的苏轼,一连接到四道诏命,被一贬再贬,最后被发配到惠州。与当初被贬黄州一般,苏轼的人生回到了原点,再一次成了犯官,此时他已经60岁了。

苏轼不愿意被人拖累,所以在启程之前,遣散了家中所有的奴仆,可唯有朝云一言不发,默默地为苏轼收拾行囊,她早已下定决心,要陪他去走过这一程生死之路。

少女望着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他也静静地回望着他,少女能感受到他眼中的爱意,可是这爱意逐渐模糊起来,仿佛透过她,看向了另外一个人。

苏轼泪眼模糊,低吟道: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突然明白了,那个佳人不是自己,那个荡起秋千的少女也永远不会是自己,他在告诉自己,天涯何处无芳草。

可王朝云不悔,自嫁给他那一日,她便决定要终身陪伴着他,不离不弃。

在惠州的日子清贫寥落,王朝云日日陪伴着苏轼,眼看着苏轼日复一日地思念着亡妻后,她终于悟了,她开始笃信佛教,开始为丈夫祈福,却也开始逃避自己的内心。

烟瘴之地,天气恶劣,王朝云身子柔弱,终于耐不住折磨,病倒了。临终前,她对苏轼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说罢,她便撒手而去,终年三十四岁。

朝云去世后,苏轼将她葬在了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并为她筑了一座六如亭,亲手写下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朝云是误打误撞走进了苏轼的人生,又在苏轼最黑暗的时候离他而去,她说,一切如梦幻影,她是真的明白了。

她这一生,背负着另一个人的影子而活,她的通透,她的知情识趣都有着王弗的影子,苏轼的目光总是透过她,落在了另一个地方。

苏大人,一切都是你的幻想,我并非你的梦中人,所以,我走后,不必为我悲伤。

04最后苏轼这一生,仕途坎坷,情路坎坷,可这怨不得任何人,他将自己困在了过去,困在了拥有王弗的美梦中。

这大概就是,年少时遇到了太过惊艳的人,余生都会变得不得安宁!

王弗去世后,他透过所有人,好似都能看见她的影子,他终其一生都想要找回曾经唤鱼池边,那个娇俏羞涩的少女,那个为他红袖添香,识人断人的妻子。

他在王闰之的身上,看到了温柔坚强,在王朝云身上,看到了机敏聪慧,他曾以为是她回来了,可他又清醒地意识到,她们都不是她,他再也等不来那个人了。

后来,王闰之走了,王朝云走了,他的师父欧阳修走了,连他讨厌的王安石也走了,他追寻了一生,也孤独了一生。

再后来,他一叶小舟,踏着风浪,漂洋过海去了儋州,无人再陪伴着他,只有孤独,无边的孤独。

这便是苏轼的一生,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感情。我想,若是再想见到那个人,便只能等到来生了。

只愿先生来生能回到梅雨含情的那一日,唤鱼池旁,少年拉着少女的手说:“我叫苏轼,我心悦你!”

少女巧笑倩兮,眉目如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rsgw/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