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正文内容

从苏东坡的诗词里,你能体会到他怎样的人格魅力?

2022-09-19 21:27:39人生感悟1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豪放派代表词人,又是宋代“八大散文家”之一,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苏东坡的诗词文赋在中国历代诗词文章中均堪称一流。他和古代大多文人一样,有文人入仕,壮怀天下的情怀,但是他仕途起伏,屡遭贬谪,人生跌宕。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变法改革时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推行新政,受到以司马光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反对,新政失败。在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中,苏东坡发表自已的看法,对新政旧政均提出过批评意见,所以革新派和保守泒都不待见他,革新派当政,他被贬;保守泒当政,他也被贬。其中“乌台诗案”几乎让他丢了命,好在友人和家人多方救助,才保住了性命。

身处逆境,命途多舛,但苏东坡的人生不消沉,不消极,以放旷豁达洒脱行的身姿行游于纷争残酷的世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形象,这也是至今许多人喜欢苏东坡及其诗文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生遭遇的不幸,总会在人的心里留下阴影,失落失意,愤懑不平,也是人之常情,苏东坡也曾有过,但他能从阴影中超脱出来,以轻松旷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现实。这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境界,它编织成了苏东坡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形成了他的人格魅力,使人景仰,使人钦佩。

我们可以从他的诗词中感悟到他的这种人格魅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前两句是说自已不再年轻了,但人生无成,不能像周瑜那样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读来似有对自己失望之意。而后两句一转,意思是罢了罢了,人生短暂,变化无常,有时自己无法左右,那就看开一点,面对江水,享杯中之乐,也自在。人生的不顺失意随水而逝,生命也有了超脱。再看《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苏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贬谪到黄州以后,苏东坡随遇而安,有一天与友人出行去看要买的田地,不巧在路上遭遇一场大雨。春寒料峭,环境萧瑟,风大雨大,蓑衣草鞋,多么困顿;又是在被贬境遇之中,心中该是多么悲苦。可以说此种情状中,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一般人都会觉得困苦绝望,但我们看到苏东坡恰相反,“竹杖芒鞋轻胜马”,哀景乐情,也只有苏东坡能如此豁达乐观地对待人生的困顿和逆境。“一蓑烟雨任平生”眼前的风雨算什么,平生经历的风雨何计其数,现在的风雨又有什么区别呢?暗寓人生的大风大雨也经历过,这点自然界的风雨何以害怕!回首人生,平静处之,就“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在困顿绝望景状中,呈现给我们的是超凡脱俗的身姿。他的放旷豁达洒脱的身影为自已建造了一座丰碑。

苏轼《定风波》反映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

人生感悟:

旷达——顿悟——感伤

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人生态度:入世而非出世

词人以自然风雨喻政治风雨,语意双关,表现作者自己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超旷潇洒的情怀;同时,也表达自己在逆境之中能够不惧忧患,忘怀苦乐,亦自有乐观健康的一面。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rsgw/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