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正文内容

人生与哲学是什么课? 谈谈你对哲学与人生的认识800字?

2023-11-01 00:42:57人生感悟1

一、人生与哲学是什么课?

简单地说,哲学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其规律法则,然后去遵循。用中国文化的概念解释,哲学就是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天道不可违背,人道有善恶同异。这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哲学。但为绝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道就是普遍的哲学。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平安和谐相处。

人生与哲学是什么课? 谈谈你对哲学与人生的认识800字?

所谓人生,简单地说就是一生的过程。但过程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又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是客观人生,无法改变。人和则是主观人生,也就是常说的世界观。所以出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的人有着相同、相似和截然不同的人生。

二、谈谈你对哲学与人生的认识800字?

哲学:“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

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在这个命题中,包含几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活动,应当说人人都会有。另一层意思是说,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也就是说,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哲学活动;而进行这种活动的人呢,就是哲学家了。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它同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

与此不同,哲学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刻的。虽然说你是人,但是在真正人的意义上,缺少一种哲学的修养,还不是冯先生所指认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他作了这样的一种区别,其他学科使你成为某种特殊的人,用我们现在的通俗说法,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也就是哲学的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这种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哲学,怎样才能够获得?

冯先生说是“觉解”。我曾经写过《哲学修养十五讲》一书,在国内算一本畅销书吧。前几天这本书的编辑给我说,最近在台湾重新出版这本书,更名为《哲学修养的十五堂课》。

在书里,我说学习科学和学习哲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学科学是什么感觉呢?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则是,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大家会觉得很怪,怎么会是这样呢?大家想一想,科学是把一些个别的现象,单称命题和观察名词,经过归纳推理,上升为理论名词和全称命题,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做出解释和预见。例如,我一说,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再一说边角关系,你就会作相关的几何题了。这就叫作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了。

而哲学恰好相反,它是把人们当作不言而喻的、毋庸置疑的东西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我不说的时候,你清清楚楚的;我一说,你却可能糊涂了。例如,这里有一张桌子,我不说,它就是一张桌子,清清楚楚的;可是我一旦问你,你如果没有桌子的观念,为什么会把如此这般的一个东西把握为桌子呢?糊涂没?这就是哲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生的复杂性揭示出来。我不说的时候,你很清楚;我一说的时候,你可能更糊涂了,这就需要冯先生所说的那个“觉解”。如果没有一种哲学的辩证智慧,你很容易走向极端,你今天是理想主义,明天可能是现实主义,最后可能是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了,荣辱呀,祸福呀,你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是一种“觉解”的活动。

哲学的这种“觉解”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冯先生说是“境界”。他讲人生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的境界。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冯先生所理解的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上面是谈了冯友兰先生对哲学的理解。下面,我就想从哲学与人生出发,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生有一个大体的解说,谈一下自己的体会。我想分成三个问题具体地来谈,一是人的存在;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人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人的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怎么样来理解人的存在呢?我的说法是,人是一种超越性的、理想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我还有一本书《超越意识》。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超越性的存在。怎么理解呢?我首先是使用反证法:人无法忍受什么?尤其是青年人,我概括为五个方面: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的空白。人的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现在哲学有一个说法,说所谓现代病就是“形象大于存在”,就是“包装”,方方面面的“包装”。可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里就有这样的歌词:“你不用涂红又沫绿,只要你不断充实自己,人人都会喜欢你。”充实自己,就是获得存在的意义。人生的存在是大于它的形象的。它的存在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

正因为如此,人又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大家都知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最终升华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人为什么叫人 人生与哲学?

之所以很多人会说人生与哲学,是因为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为哲学的理论知识都是源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只有体验过生活才有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过的一切经验都是源于你对生活的热爱,因此人生与哲学是相辅相成,互相包含,密不可分的。

四、人生观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除了包括人生价值观外,还有自然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等内容。人生价值观属于哲学的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部分,不是哲学的全部。

2、人生价值观应该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从属于哲学范畴。人生观是对于人生的总的看法。价值观是对于人生价值的总的看法

哲学在学术界里,对于哲学一词并无普遍接受的定义,也预见不到有达成一致定义的可能。单就西方学术史来说,哲学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涉及实在、逻辑、知识、道德、美学、语言及意识等概念。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哲学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本身只是思辨智慧,展现思维的不同维度,并无对错可言,可若以科学来探寻客观世界即存在对错了,符合客观规律可实践为正确,违背客观规律不可实践为错误。在日常用语中,“哲学”一词可以引申为个人或团体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态度,哲学一词可以是指一种宗旨、主张或者理念。

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具体可分为人生观,价值观来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

五、人生感悟哲学?

人至老年看淡得失,保养身体,只有身体是自已的。在这个年龄大段,要看淡一切,不要为儿孙做马牛,不要过份看重情意和金钱财源。

六、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人生什么哲学与人生?

哲学是所有信仰的起始,是所有存在的源头。 人生只不过是见证哲学某一小零星部分的准确性而已。

七、人生哲学哲理人生感悟?

人生有四苦:

一是看不透。

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

二是舍不得。

舍不得曾经的精彩、不逮的岁月,舍不得居高时的虚荣、得意处的掌声。

三是输不起。

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

四是放不下。

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八、人生哲学和知识哲学不同?

人生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说。内容包括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人生的理想和道路,待人接物之道和为人处世之道,等等。目的是揭示人生真谛。

知识哲学是来源于希腊语知识和演讲(Epistemology),它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存在一些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

九、哲学智慧人生感悟?

你好!哲学智慧让我们反思生活的本质与意义。人生感悟是对这些思考的总结与体验。

首先,人生是一段独特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应该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个人经历。

其次,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对他人和世界的影响。通过奉献和关爱他人,我们可以找到更大的满足感和意义。

此外,人生中的困难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它们塑造我们的性格,并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坚韧和富有智慧。

最后,我们应该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

过去的无法改变,未来的尚未到来,唯有现在才是我们能够真正掌控和感受的。通过专注于当下,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和体验人生。希望这些哲学智慧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十、人生三大哲学?

三大哲学问题,可分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一、唯物主义是:

1、如何更好地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

2、如何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

3、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人生的问题

一、唯心主义三个问题: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要到哪里去?

西方人开启的这种哲学问题,他们不知经过多少年的研究,但是始终不能有完美的解答。这就是西方文化的奇怪之处。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元理层面的把握,把多综合为一或者把一区分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被清哳表达、系统抅造,这样的元理系统才适用于去阐释世界或指导实践。哲学是元理,科学(以及玄学、艺术)则是原理、方法、事实,元理与原理划分并非有绝对的界限,实用依据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时刻记着的即时可用的元初理论,而原理是可以查工具书利用的基础理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rsgw/56482.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