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 > 正文内容

我与地坛的感悟与启示?

2024-07-15 08:10:00人生感悟1

一、我与地坛的感悟与启示?

当我读《我与地坛》这本书时,它就像磁铁一样把我给吸引住了,读完以后更是让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浅。

我与地坛的感悟与启示?

它告诉我虽然被命运打倒了,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就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

二、我与地坛感悟和独特看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对生活、对生死、对友情、对情感、对人生、对信仰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以极富哲理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他强调了生命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在于结果。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此外,史铁生还对信仰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信仰是一种精神支柱,可以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他说:“信仰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深度的散文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

三、我与地坛归去来,50字感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四、我与地坛地坛是什么?

北京的地坛公园。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1984年被评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五、我与地坛,地坛对我的意义?

史铁生写的《我与地坛》。地坛对于当时的他来讲,就是精神家园。

腿部残疾之后,史铁生焦虑苦闷,无法排遣。他几乎每天都去地坛,闷坐、看书、思考。地坛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那几百年的古树,那旁逸斜出的枝叉藤蔓,那在地坛活动的人们,都使史铁生思考。他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有什么意义?自己还能干点儿什么?最终,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他了悟了生死,破茧成蝶,写出了《我与地坛》这本书,成长为著名作家。

六、我与地坛中地坛的特点?

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年最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七、我与地坛为什么去地坛?

节选:……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千四百多年前就坐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他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常觉得这里面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八、我与地坛是地坛公园吗?

是地坛公园。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史铁生(1951~2010),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

九、我与地坛评价?

作为一篇散文,《我与地坛》所取得的成就及所达到的高度是无与伦比的……《我与地坛》堪称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而其影响,也不限于‘文坛’。它在各个阶层的读者那里都引发了强烈持久的震撼、回味与思考。

1991年1月,《上海文学》杂志发表了作家史铁生的新作《我与地坛》,尽管发表时没有标明这部15000字左右的作品究竟是散文还是小说,但由于它与史铁生个人经历与生命的紧密关联,而被视为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

十、我与地坛介绍?

《我与地坛》是在 2002年5月发行的图书,作者为史铁生。

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语文教材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对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aotaiyeya.com/rsgw/86134.html